第 43 章 恢复高考_七零海岛摆烂后妈
耳东兔子 > 七零海岛摆烂后妈 > 第 43 章 恢复高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43 章 恢复高考

  拜大娃所赐,家里天天都有新鲜的芒果吃。

  宁棠想吃的台农芒、鸡蛋芒……都吃了个遍,还没花钱,听大娃说,是他拿摘来的芒果跟人交换的。

  光吃芒果也腻,宁棠绞尽脑汁想了不少芒果的吃法,比如说芒果捣汁加入面粉做成芒果小圆子,或者芒果加椰汁还有鱼胶粉做成芒果布丁……吃得沈烈和三个娃直呼过瘾。

  可放纵的吃芒果也是有坏处的,沈烈还吃出了口腔溃疡,后来还是喝了几天大娃在后山摘的野菊花晒的菊花茶,才堪堪下了火。

  一直吃到了七月底,芒果过季,才停住嘴。

  这天,沈烈在家里看报纸,突然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大意是今年九月份教育部要在首都京市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

  沈烈指着报纸跟宁棠道,“你看这则消息,上面要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了。”

  他啧啧道,“你说平白无故的,开会干嘛,上头该不会打算恢复高考吧。”

  话音刚落,沈烈自己先愣住了,细细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宁棠是早就知道今年九月份开完会,十月底就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了,不过她还是佯装惊讶,“那不是好事,以后大娃二妞三娃就可以考大学了。”

  “确实是好事,以前只能靠推荐上工农兵大学,每年就招那么些人,卡得严,要是恢复高考了,更多大学招生,能上大学的学生就更多了。”沈烈瞥了一眼在客厅玩的三个小娃,“兴许咱家还真能出三个大学生也说不定。”

  大娃嘻嘻一笑,“指望我是不可能了,指望指望二妞和三娃兴许还成。”

  沈烈乐了,“你就不能长点出息,跟你爸我保证保证,说你一定能考得上大学。”

  二妞歪头,“什么是上大学啊。”

  也难怪二妞会问这个问题,岛上只有小学到高中,而且将近十年没有高考了,她不知道有上大学这码事也是正常的。

  沈烈跟她解释,“上大学跟你们上小学、初中、高中是一样的,就是去念书,一样有老师和同学。”

  二妞点点头,“那就是换个地方念书嘛。”

  宁棠道,“换得可远咯,咱们岛上还没开办大学,要想上大学,最好是到大城市去,大城市才有好大学和好专业好老师。”

  三娃不开心了,他不想离开沈烈和宁棠,嘟嘴道,“那我就不去上大学了。”

  宁棠捏捏他的小脸,“也好,在家跟你妈我作伴。”

  沈烈哼了一声,“没志气,上大学多好,我们那年代是没大学上,要是有大学上,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去上大学。”

  大娃不理解,“为什么啊,上大学有这么好嘛。”

  “当然好了,这年头的大学生毕业了包分配工作,而且还是铁饭碗的好工作。”宁棠想了想怎么跟他解释,“你还记得几个月前你心兰阿姨考的那个妇委会干事的工作吗。”

  大娃道,“记得,好多人报名参加考试呢,所以心兰阿姨没考上。”

  “如果你成了大学生,你不用考试,就能分配到比妇委会干事还要好好几倍的工作。”宁棠道,“高工资,高福利,相对而言也比较轻松,现在知道念大学的好处了吧。”

  大娃点点头,又摇摇头,垮着一张小脸,“知道是知道,可我觉得我考不上。”

  “所以你现在就得努力啊。”沈烈道,“不然我让你妈帮你补课干啥,不就指望能提高你的成绩嘛。”

  本来沈烈是打算,让大娃跟他一样当兵,又或者考个市里工厂的正式工,现在如果恢复高考了,又多一条出路,那提高大娃的成绩就更有必要了。

  大娃抿抿嘴,“那按你们这么说,考不上大学的人,就都是废物咯。”

  沈烈想也不想便道,“那当……”然。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宁棠打断了,“那当然不是。”

  宁棠跟三个小娃解释,“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你们能有更好的平台,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认识不同的人,能有更充实的人生,这才是上大学的初衷,哪怕没考上大学,你们做到这四点,那这大学,上不上都一样。”

  有高学历,肯定是好事,这意味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证明。

  但没考上大学,也不意味着一事无成。

  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只要回首自己这一生,觉得过得值,那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大娃小脸仿佛被点亮,焕发了光彩,“什么是广阔的世界啊?”

  宁棠道,“是高楼大厦,是飞机和铁皮小汽车,是外国人开的卖咖啡和蛋糕的餐厅,是□□镜喇叭袖坚固呢裤,总之是各种各样你没见过的新鲜东西。”

  什么高楼大厦小汽车,大娃不感兴趣,他最馋吃的,一听咖啡和蛋糕,顿时流起了哈喇子,“咖啡和蛋糕是什么,好吃吗?”

  宁棠当然不能回答,不然就露馅了。

  她看向沈烈,沈烈倒是尝过一次,“咖啡就是喝的,味道不咋地,苦苦的,我们参谋长上次带了一袋过来,我们分着冲了喝了,苦的要命,我就喝了一口,差点吐出来,我们参谋长还说我浪费,暴殄天物,那小小一袋就值老多钱了。”

  一听咖啡是苦的,大娃顿时没了兴趣,连忙追问道,“那蛋糕呢,也是苦的吗?”

  “蛋糕啊。”沈烈道,“蛋糕是甜的,特别甜,听说是因为上面涂了奶油。”

  大娃发出惊叹声,“哇,那我要考大学,去大城市吃蛋糕,还要买好多好多蛋糕回来给爸跟妈吃,给二妞和三娃吃。”

  沈烈哼了一声,“算你有孝心,不过考大学这回事还没影呢,以往又不是没开过这什么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还不一定开放高考呢。”

  要按沈烈说,说不准又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然而,这回沈烈算错了。

  九月份在京市召开了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

  十月二十一日,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而且录取学生时,优先保证医师农院校的录取,重点招收医生、教师和农业科技积极分子。

  一时间,报纸、收音机、电视,刊登播放的都是围绕着高考恢复的新闻,人们也纷纷奔走相告。

  得知消息的时候,沈烈瞪大了眼睛,“不会吧,这次真的恢复高考了。”

  “是啊。”宁棠接道,“这是一个好的开头,以后开办的公立大学只会越来越多,招收的大学生也会越来越多,说不准,咱们岛上也会有大学呢。”

  不过也只是提一嘴罢了。

  大娃他们三个还小,最大的大娃也才八岁,上二年级,二妞今年九月份刚上一年级,最小的三娃,还在上育红班,高考上大学的事,离他们还远着呢。

  与此同时,得知了消息的苏家。

  苏家没订报纸,也没买收音机和电视机,宁雪能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是因为苏俊彦带回来的。

  得知消息的一刹那,宁雪十分恍惚,喃喃道,“恢复高考了……恢复高考了……大学生……”

  她抿抿嘴,神色复杂,“要是我晚生几年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去考大学,当大学生了。”

  考大学,曾经是她一生企及的梦想。

  宁家有个叔叔,成分不好,被打成了资本家,所以虽然当初宁雪成绩不错,但没有获得工农兵大学的大学生推荐名额,与大学失之交臂。

  这回恢复高考,放开招生,无论是什么成分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如果早几年恢复高考,兴许宁雪还真能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也说不定,到时候她将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惜,时也命也。

  宁雪是这么想的,可苏俊彦不这么认为。

  他撇撇嘴,“拉倒吧,高考,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虽然上了高中,成绩是还可以,但也只是相对你们那个小山村而言的,跟全国学习成绩好的人一比,你就啥也不是了。”

  宁雪张嘴想反驳,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苏俊彦说的在理,“你说得对。”

  她瞥一眼伏在课桌上认真学习的苏光宗和苏耀祖,叹口气,“我这辈子啊,只能指望把光宗耀祖培养成大学生了。”更是下定了好好督促双胞胎学习的决心。

  宁雪弯起嘴角,眼睛划过一丝莫名的亮光,“当不了大学生,我就当大学生他妈。”

  苏俊彦也是这样想的,不然他也不会给双胞胎取光宗耀祖这样这么明显的期盼他们成才的名字,“这就对咯。”

  他道,“女人嘛,自己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又怎样,别人也只会问,你嫁的老公怎么样,你家孩子有出息吗,要是这两样都不好,哪怕再有钱,再成功,也一样被人瞧不起。培养孩子成材,才是作为一个母亲最大的使命。”

  宁雪深以为然,恭维了苏俊彦一番,“我现在已经嫁了一个好老公了,只要光宗耀祖他们考上大学,成了大学生,那就真的是光宗耀祖,给我脸上增光了。”

  两口子相视一笑,完全没有注意到,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苏光宗和苏耀祖,脸色发白,看着手里的练习册,只觉得恶心想吐。

  十一月十号,沈烈下班回家,看到宁棠在写信。

  他问,“是给家里写信吗?”

  宁棠点头,“要过年了,寄信给我爸妈跟他们问个新年好。”

  沈烈点点头,“记得在信上提一嘴,今年过年我们回山岗村过。”

  宁棠依言在信上写下沈烈说的话,刚落完笔,就反应过来,惊讶道,“你说什么,今年过年回山岗村过?”

  什么意思?

  意味着今年春节她能回山岗村,能看到宁为国和孙爱菊了?

  沈烈笑道,“年假我已经请下来了,一共二十天,正好这次春节用了。”

  陪宁棠回山岗村看看,都离家一年多了,她估计也想家了。

  “二十天。”宁棠眨眨眼,“你的年假能休的时间还挺多。”

  沈烈挑挑眉,“服役或工作未满二十年的军官,每年可休年假二十天,今年的年假,我可全用在这了。”

  宁棠简直乐开了花,扑到沈烈怀里,“沈团长,你也太好了吧!”

  沈烈被她抱得身体僵直,咳嗽一声,“搂搂抱抱,成何体统。赶紧从我身上下来,扒我身上跟八爪鱼似的,给人看到可咋整。”

  宁棠斜他一眼,“你上二楼,去咱俩房间的床头柜找找。”

  “找啥?”沈烈不解。

  “找结婚证啊。”宁棠不假思索地道,“我两是合法夫妻,又是在自个家里,搂搂抱抱咋了,我要想,我还能亲你呢。”

  说完,嘟起嘴凑到沈烈脸颊边。

  沈烈脸噌的一下红了,就跟猴屁股似的,说话也磕磕巴巴,“你,你,快起开。”他灵光一闪,“大娃他们快回来了,别被他们三看到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大娃的声音,“爸,我们没看到,你就当我们不存在。”

  沈烈回头一看,大娃他们三不知道啥时候站在了门口。

  大娃两手挡着眼睛,只不过手指之间露了老大一条缝,二妞一只手挡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挡住三娃的眼睛,手指间露了小小一条缝,没大娃做的这么明显,不过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三个小娃都在偷看呢。

  被孩子们撞见了,沈烈更是涨红了脸,恨不得脚下多出一道一厘米的缝,好让他钻进去。

  宁棠可比他大方多了,眯了眯眼睛,问三小只,“你们刚才看见啥了?”

  大娃二妞三娃齐齐摇头,异口同声地道,“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

  宁棠:“算你们识相。”

  再看沈烈,仍是那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宁棠乐了,他都生了三个孩子了,还是这副纯情的模样,忍不住起了逗弄之心,凑到他耳边,“沈团长……”

  还没说话呢,沈烈就落荒而逃,脚步趔趄,看那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后面有狗撵他。

  宁棠嗤了一声,伸手把三个小娃招来,跟他们说,“今年过年咱们回姥姥姥爷家过。”

  大娃歪头,“姥姥姥爷?可是我们没有姥姥姥爷啊?”

  宁棠一愣,她以为大娃会问,是回他亲姥姥姥爷家吗,没想到大娃竟然是这个回答。

  沈烈从楼上走下来,显然也是时刻关注这边的动静的,“大娃他们亲妈的爸妈在她出生后没几年就死了,她是寄养在她叔叔婶婶家的。”

  原来是这样。

  搞清楚了,宁棠跟三小只解释,“你们现在有姥姥姥爷了,你们的姥姥姥爷,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二妞道,“妈的爸爸妈妈?”

  “对。”宁棠道。

  大娃有些不安,“那他们人好吗?”

  沈烈脸色难看,低声跟宁棠解释,“我这边没什么长辈,大娃他妈的叔叔婶婶,就在大娃他妈葬礼的时候来过一次,要了两百块钱就走了。”

  “等会等会。”宁棠惊讶地问,“大娃亲妈死了,大娃亲妈的叔叔婶婶来要钱干嘛,我怎么没搞懂这里面的逻辑。”

  她还是头一回听说,参加葬礼不随白包,反而找上门来要钱的。

  多新鲜呢。

  沈烈嗤笑一声,“大娃他亲妈的叔叔婶婶觉得,他们把大娃亲妈养这么大,在家好好的,嫁给我,给我生了三个孩子就死了,都是因为我照顾的不好,苛待她,把她当作生育工具,所以她才死的这么早,他们是上门来要赔偿的。”

  宁棠无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问他,“那钱你给了吗?”

  沈烈撇撇嘴,“给了,就当打发叫花子了。”

  当时大娃亲妈的叔叔婶婶找上门来,气势汹汹的,闹了个天翻地覆,大娃他们三还小,吓得缩在一旁。

  沈烈不想三个孩子受到什么心理创伤,也不想跟那两个无赖纠缠,就一次性给了二百块钱,让他们以后别再上门了。

  他又道,“给就给了,你是不知道那两个二皮脸的性子,守不住财,他两生了个儿子,在家就跟个土皇帝似的,听说吃喝嫖.赌样样俱全,那就是个无底洞。”

  沈烈瞥二妞一眼,低声道,“大娃他亲妈重男轻女的性子,估计也是在她叔叔婶婶跟她堂哥的压迫下形成的。”

  宁棠点点头,想想又觉得不对,“你说他们是个无底洞,那不可能只上门找你要一次钱啊。”

  “他们知道我给大娃他亲妈买药花了不少钱,又办了葬礼,家底都掏空了,那二百块钱是我当时能拿出的最大的金额。”沈烈道,“而且当时我的职级没现在高,部队的工资福利待遇也没现在的好。”

  难怪呢。

  宁棠理解了,“那他们要是知道你升职了,更能赚钱了,岂不是又要找上门来?”

  沈烈迟疑道,“应该不会吧,我早跟他们断了联系了,这几年书信都不来往了。”

  但他也不确定,他毕竟是个有名有姓的团长,那两口子又知道他带着大娃二妞三娃在海浪岛服兵役,兴许哪天,钱花光了,又找上门来了,也说不定?

  看出沈烈的迟疑,宁棠笑了,“没事,他们要敢来,我拿扫帚把他们打出去。”

  沈烈也笑了,“就你那小胳膊小腿的。”

  笑完,他正色道,“要真有这么个万一,你别跟他们起冲突,等我回来解决,那就是两个无赖、二皮脸,跟他们起冲突,只会伤到你。”

  宁棠眼里划过一丝莫名的光亮,“哎,沈团长,你这是在关心我吗?”

  沈烈眼珠子左右乱转,就是不看她,咳嗽一声,“那个,我去做饭了啊。”

  说完,落荒而逃。

  宁棠乐了,真想不到,沈烈也有落荒而逃的一天,还是两次!

  沈烈跑了,宁棠就继续跟大娃他们说话,“刚才说到哪了,对了,今年春节咱们回山岗村过,带你们去见姥姥姥爷,也就是我的爸妈。”

  大娃抿抿嘴,没接话。

  宁棠捏了捏他的小脸,“放心吧,姥姥姥爷人很好的。”

  大娃还是不相信,连带着二妞和三娃,也有些犹豫。

  三个孩子实在是因为之前葬礼的时候,被他们亲妈的叔叔婶婶给吓到了。

  长辈两个字,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恶臭难闻的痕迹。

  宁棠也不跟他们解释了,反正他们见到宁为国跟孙爱菊,就知道两位老人的好了。

  而是拉着他们商量,“你们说,我们带什么东西回去给姥姥姥爷?虾干,马鲛鱼干?”

  这些海产,宁棠隔两月就寄一次回去,这次春节回去,她想带点新鲜的,给宁为国和孙爱菊甜甜嘴。

  大娃说,“咱们岛上出名的就海鲜跟水果,看妈你想带哪样。”

  “水果我倒是想带。”宁棠道,“但是从海浪岛到山岗村,坐火车要坐将近七天,水果带过去都沤烂了,再说了,坐火车也不好带这玩意,万一没抢到坐票或者卧票,给人挤一挤,水果就扁了。”

  二妞总结,“那就只能带鱼干了,鱼晒干了就不会挤坏了。”

  宁棠灵光一闪,“倒也不是,二妞提醒我了,咱们可以把水果晒成水果干再带回去。”

  她想起了前世吃的菠萝蜜干、猕猴桃干、香蕉干……

  “水果干?”大娃问,“能好吃吗?”

  他觉得水果还是新鲜的好吃,又甜又有水分。

  宁棠道,“试试呗,说不定做出来味道比新鲜的水果还好吃。”

  沈烈做完菜出来,正好听到这一句,乐了,“小宁同志,你又想糟蹋东西啊,我可没听说过什么水果晒干了能比新鲜的好吃,你要真想带水果给岳父岳母,那就下了火车去趟市里的百货大楼,买几包新鲜的水果带回去呗。”

  宁棠道,“什么叫我糟蹋东西,还有,什么叫又,连一都没有。市里百货大楼买的水果品种没有海浪岛的丰富,也没有海浪岛的好吃,又贵,几块钱才这么一点,还得要票,一点都不划算。”

  以前在山岗村的时候,宁棠馋嘴,孙爱菊就买了一包苹果回来,一包只有四个,每个苹果只有小半个拳头大,又干又瘦,咬下去又粉又难吃。

  就这玩意,都得卖两块钱,相当于五毛钱一个难吃的苹果。

  除此之外,还得高价去黑市买水果票。

  算下来,那是相当的不值。

  相比之下,海浪岛的水果那简直是一顶一的好。

  就说前段时间吃的芒果,漫山遍野都是,不要钱也不要票,谁想吃自个摘就成。

  要换成山岗村那边,这样的芒果,估计卖得比宁棠吃的那些干瘪苹果还要贵好几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edtzi.cc。耳东兔子手机版:https://m.edtz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